
尼泊尔,距离离开的时光,刚好是一年。
从刚开始准备的忐忑不安;
到开始健行的兢兢业业,
最后抵达目的地的从容自在与坦然,
经过时间的消逝,洗炼凝结成剔透晶莹的珍贵回忆。
那一段20多天的生活,一句概括,或许就是魏晋人闯入了先秦人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了。(用现代的话,或许就是争战中的逃兵误入了深山荒野之地的东莫村吧。)
人说,消逝的地平线在哪里,寻寻觅觅,非得弄个水落石出,确切目的地不可。
退一步说,我也庆幸找到了自己的the lost horizon,如果真有世界末日的存在,飞离钢骨水泥之森,爬山涉水也非得坐在Kala Patthar山巅歇下,欣赏大地颠覆前的最后日落余晖。
x
朝圣·意味心灵的洗礼
一个人的旅记,说他到了最接近天堂的地方。于是,揭开了我的序章。
而成行,已是一年以后的事情。但,到的不是,也不只是一个接近天堂的地方,而是一个也可以称是地狱的地方。
翻查了Lonely Planet的trekking 路线,细细规划。-- Acclimatization,不可轻忽。
觉不够,又参考了一些台湾人“勇闯天关”的心路历程与规划。--大叔们真是描绘的惊心动魄,步步扣人心弦。
如何武装?直到了了解衣服用途的有何大不同,至厚薄用料,有什么是必需的,透气程度?防风?挡雨?保暖?还有其他诸如鞋子,登山用具林林总总选择上的研究与讨论上。
健行登山,该如何走?日本登山风气之盛果真不是盖的,书中可洋洋洒洒,真是再重新学习该“如何走路”的时候了。
山丛之国,又是怎样的一个国度,他的前世今生与未来也细细品味着。
当心里有些底儿,再查看网上驴友最近返回的情报分享。---原来是如此如此这般。
够了吧?
从一无所知,到包罗万象,日常生活碰不着用不到的知识尽皆一条一条输入脑库中。
旅行,就是从无到有的充实自己,再反过来看见成长的自己的一种满足。
计划中的期盼远远没有旅途上的惊喜之十万分之一。
有一次到工作休息时间到附近china town的户外用具店,从睡袋的讨论到谈道我要到那健行。老板一副担心的语气,“那里可是艰难得很啊~” 瞥眼看着墙上的照片,他过去丰富的爬山经验我丝毫不质疑。
“还不如参与我们下个月的出行,照着本地人行走步伐的standard,到ABC吧!”他补充。
穿着西装长袖的我不禁心里冷了半截,恍然不安起来。
我,究竟可以吗?
xx
INTO THIN AIR
最近,看到两起小型飞机因天气不佳而坠毁,机毁人亡,不是第一回听见这样的新闻了。
回想起我同样坐在一样的飞机,想着机上坐着一个尼泊尔人手里圈着念珠,起飞前嘴里喃喃有词,手里抛出似米粒或甘露的举动在座位上虔诚的祈福。自己默默地在座位上绑着安全带看着。如果因天气恶劣(此程整整延误了6小时)而警报突响,那一刻在盘旋的机上,我会在想着些什么?
进入山,有一种感染,如果是叫“宗教的力量”,虔诚似乎是最好的救赎。
顺着右的方向,转着一个一个又一个的经轮,竟乎到了反射性的自然举动,不求转世轮回业报之超脱,而是希冀次趟路程的安平与顺利。
或许,这一路来的朝圣,不是身体,不是思绪,而是手里捧着心,心在旅行了。
---------------
ॐ मणि पद्मे हूँ 大明咒镌刻经筒转动的低吟声,写满经文的天马五色旗在随风飘扬。
佛理说:一切恶行、挫折、堕落等的积聚,得以净化。看见和听说就可令人解脱。
---------------
背景开着David Arkenstone 的Himalayan Caravan,思绪,不,是灵魂,早已飘荡在那千里之外的那一处了。
以此纪念一年前心灵归处的香格里拉。
NEPAL TOURISM YEAR 2011 : NATURALLY NEPAL- ONCE IS NOT ENOUGH!
nice! 寫得很好啊!幫友們真有許多臥虎藏龍。
ReplyDelete我下週要去雪山了,很多裝備都沒買,也不會選,嗚嗚~~
ps:你有寫blog請提供blog's link,加你在頁面的Blog's list
thoo2, 已暂停一段日子,本想在离开前整理先前所有的旅行记录的,哈哈,还是你眼尖 :p
ReplyDelete好文。。 加油。。
ReplyDelete愿新的一年,大家可以双脚往想到的地方去。。
写得很好啊!加油
ReplyDelete